“我的抗疫故事”之四:我在京环的20多天

2021-09-08 16:00:00 阅读次数:1045

  编者按:时至八月,新一轮疫情来势汹汹。抗疫当前,全市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在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部署下,一夜封城,全民行动,既有冲锋在一线的白衣战士、人民警察、社区工作者和下沉党员干部,又有奋战在保供一线的超市员工、快递小哥、物流司机,还有默默守护一方安全的市属国有企业职工。就是在中房,在那难忘的一个月里,我们都能看到公司党委班子统筹调度的身影、金茂公司保证项目工地农民工兄弟生活物资的忙碌和金盛物业公司一班人穿梭在各小区防控值守的辛劳,还有一些自告奋勇、奋战在支援一线的“勇士们”。
  按照公司党委要求,从今天起,我们将采取自述的形式,邀约部分干部职工,向我们讲述酷暑八月的抗疫故事,编辑成“我的抗疫故事”系列,一起感受奋战抗疫一线的心跳和澎湃,以此激发全体员工拼搏奉献、迎战困难、敢于胜利的强大动力。
 “我的抗疫故事”之四
徐爽:我在京环的20多天
  8月9日,星期一,掇刀封控管理的第三天,外面雨下的格外卖力,刚到办公室,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传来:“徐爽,你好!我是集团公司的,城控系统所属、处理医疗垃圾废物的京环公司目前防疫工作压力巨大,需要志愿者,你这次还能方便参加吗?”
  我马上回答:“我早已准备好了,是现在过去吗?”
  随后的事情,就是收拾行囊,马上出发。
  大家可能要问,为什么接到组织电话的时候我没有一刻犹豫,其实是源于京环公司好友8月7日一条“我们城市又病了”朋友圈的消息。
  出征前,自然有一些简单的告别:
  “去吧,注意安全”,家人再三叮嘱。
  “爸爸,你又要去当志愿者吗,我和妹妹等你回家”,6岁儿子望着我。
  2020年初春,我曾作为志愿者参与京环公司抗疫工作,任务是为志愿者炒菜做饭。再次来到熟悉的厂区,很多是熟悉的面孔,相互寒暄几句后,得知由于目前后勤食堂人手紧缺,有将近100人需要饮食保障。最终,我被安排在后勤,为京环公司所有员工志愿者的一日三餐提供支持与保障。
  没有过多嘱咐,一切都是驾轻就熟,虽然在这里少了直接接触病毒感染的风险,但是面对百把人的吃饱吃好的任务,也是不小的考验。每天早晨5点半不到,天还没有大亮,我就踏进厨房,清晨短暂的宁静后,将要开启忙碌的一天了。为了给各位战友们提供丰富可口的早餐,我必须是那个起得最早的人。
  牛肉面、鸭血面、卤肉面、馒头、米茶、茶叶蛋、疙瘩汤、萝卜汤、烙饼……我每天变换花样,合理搭配只为了给大家出征提供元气满满的第一餐。8点半全部用餐结束,就要准备午饭了,蹄花25斤,五花肉25斤,鸡块25斤,鱼块30斤,小南瓜20斤,土豆15斤,豆角20斤,洋葱10斤,豆干10斤,豆皮10斤,芹菜10斤,辣椒10斤……,从摘菜、洗菜、切菜、烧菜.....这一系列重复的作业,一餐三荤两素是不能少的,必须保证每天中午11点30分和下午6点前能准时开餐,每天变化食材只希望能给这群最可爱的战友,能吃饱吃好干事有劲。每天最后一趟车收集回来,已是晚上8点多,所有人就餐完毕后就在厂区临时宿舍休息,我们还要洗锅刷碗,一天忙下来手臂酸胀,衣服经常是干湿交替,虽然条件比较艰苦,没有前线直接接触医疗废物的危险系数高,但能更好服务一线抗疫人员也是值得的。
  8月29日,随着东宝区、漳河新区的逐步解封,部分志愿者逐渐撤离,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我被调整到了医废收集岗,到直接接触高危医废的岗位,换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勒紧的口罩和护目镜下,配合驾驶员去隔离点的涉疫垃圾,联系各核酸采集点的医疗废物,安全、及时、快速收运回来,整个防护服里的衣服全部湿透,衣服甚至可以拧出水来,不仅有体能消耗的疲劳,也有心理上的考验。
  8月30日,我回到单位上班,重归人间烟火。回想在京环的20多天,当我们再次面对这次“德尔塔”病毒时,已经没有当初的迷茫与恐慌,更多的是一份从容和底气,因为,我们都已经行动起来了,比上一次更有经验和信心!